首页

日本byd系列官网

时间:2025-05-29 13:19:28 作者: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检测发现63款违法违规移动应用 浏览量:58607

  中新社武汉3月20日电 (记者 张芹)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签约十周年暨第七届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20日在武汉市蔡甸区举行,中外嘉宾出席论坛并见证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永久会址揭幕。

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永久会址。(航拍图) 吴淘淘  摄

  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是中法两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方面挑战,共同推动建设的生态新城,于2014年3月落户武汉市蔡甸区,这也是中法两国在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合作项目。

  当日发布的《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十年发展白皮书》显示,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融合两国在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和经验,注重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生态环境技术,突出低碳交通体系和绿色建筑应用,正逐步成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宜居宜业的示范样板。

  经过10年建设,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7亿元(人民币,下同),高端服务、数字经济、生命健康三大主导产业集聚成势,河湖连通、山水城相融的共生格局逐步显现,“小街区、密路网”的低碳交通体系基本成形……

3月20日,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签约十周年暨第七届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武汉市蔡甸区举行。 张畅  摄

  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等出席论坛并致辞。法国驻华大使白玉堂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两国众多企业家、机构代表、专家、科研人员为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出力献策,应对城市规划带来的新挑战,使之成为明日城市能够共同借鉴的示范项目。

  论坛期间,包括中法科技冰雪产业基地、美迪气象研究中心等在内的58个重点项目签约,总金额达606亿元。来自中法两国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还就“绿色建筑与韧性城市”“生态资源与绿色发展”等主题展开交流与探讨。

  本次论坛也是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自1964年中法建交以来,武汉与法国在经贸、科技、人文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武汉已成为法国在华中地区投资最密集、交往最密切的城市。(完)

【编辑:曹淼欣】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将于4月16日举行

当日,日本学者太田昌国向集会民众进行了题为《反殖民主义与归还掠夺文物意义》的讲座,介绍了国际上归还掠夺文物的状况;上海大学中国海外文物研究中心教授陈文平以在线形式为现场民众进行了讲座,他指出,促进被盗文物返还原属国是人类道德、正义、以及文明发展的必然,也是国际社会的共识。

广州开展路演活动 助培育更多跨境电商自主品牌

偃师区三轮摩托车产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以油动正三轮摩托车为主,逐步转型为油动三轮车、电动三轮车、全封闭篷车等多车型。洛阳偃师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产业发展部副部长李国伟介绍,2023年,偃师区三轮摩托车整车产销量近40万辆,零部件约2000万件(套),行业销售收入约45亿元人民币。

中方:愿就韩国提名新任驻华大使同韩方保持沟通

习近平总书记洞悉科技创新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学及其应用主要通过科技创新对生产力发生作用。只有依靠科技创新特别是具有革命性的科技创新,才能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生产力大发展。一般来讲,科技创新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推动工艺过程变革,二是促进生产工具变革,三是改善自然条件并突破资源的稀缺性。以科技创新为依托的产业创新,决定并反映生产力的质的提升。今天,科技创新之所以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主要在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催生出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科技创新的水平及其在产业创新中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社会生产力的质态。

时隔三年 两乘秦陵铜车马在出土地“同框”展出

今年6月,多吉与其他6名藏族患者抵达萧山区中医院接受治疗。经过一系列检查,多吉被确诊为先天性马蹄足、脊柱侧凸、胸廓畸形,脊柱后凸50°。

探访沙漠绿洲上的“中国酸梅之乡”:深加工让伽师新梅走向更远市场

此外,举报内容显示,肖某某在2015年先把她父母的城镇户口从昌江县迁到他海口的户口上,然后迁到海口市灵山镇道仁村并改成农村户口,买一大块农村土地想自建别墅。后来担心农民举报而放弃建别墅,2018年8月将户口迁回海口。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